行業方案
Industry solutions
|
農村“三資”監管解決方案農村“三資”概念 1)、資金管理 農村資金主要包括:村組原有積累、發包收入、經營收入、租賃收入、投資利潤收入、國家征用土地補償收入、變賣集體財產收入、國家及上級撥入的資金收入以及借入資金等集體所有資金收入。 資金管理通過“村賬托管”實現收入統征、票據統開、支出統撥,由”三資”代理中心代理記賬,統一賬簿管理、規范財務核算;統一銀行賬戶和票據管理,對票據領用、登記使用、收回銷號進行管理,嚴格支出審核把關,所有支出項目須對照預算方案審批使用,規范資金管理;統一財務公開,實現民主理財。 2)、資產管理 資產主要包括:村組集體擁有或以投資、貸款和勞動積累形成的建筑物、農業機械、機電設備、交通工具、通訊工具、林木、果園、農田水利設施,鄉村道路和教育、文化、衛生、體育設施、村集體投資興辦的企業及其收益形成的資產。 “三資”監管服務平臺要建立了資產臺賬,詳細登記每一項資產的數量、價值和管理使用情況,對資產的變賣、報廢、出租、租賃進行監管,規范資產、資源明細核算,做到賬賬相符,對資產進行盤點,做到賬實相符,并將資產、資源使用情況定期向村民公開,確保資產保值增值。 3)、資源管理 農村資源主要包括:村組集體擁有的土地、礦山、林場、荒田水面、灘涂等。 “三資”代理中心要對資源登記造冊,建檔立案,逐項登記,對資源管理實施全程監督,便于隨時查詢;建立“合同管理臺賬”,進行電腦錄入,動態管理,掌握各村合同的基本內容和合同金額,以及合同履行情況等,及時發現違紀違規問題,接受社會監督,促進資源使用合理。 為了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,“三資”代理中心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政務公開、村務公開、黨務公開,對農村工作政策、財政、財務收支,各類專項資金、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使用、農村黨組織的工作目標、決策內容和程序、惠農政策、建設項目、土地承包、農村集體資產和資源處置情況等進行公布。 農村“三資”監管需求 進一步加強農村三資清理工作,推進農村綜合改革,建立集體資產交易平臺的。進一步規范集體資產管理及交易行為,保障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,確保資產交易過程公平、公開、公正,維護社會穩定,加強資產的登記、管理、強化財務公開等,將相關資產納入平臺進行日常管理和監管,并與黨風廉政信息公開平臺等第三方平臺對接,實現資產集體管理的規范化。 應用目標 根據中紀委、農業部、財政部關于深化農村“三資”監管要求,進一步加強農村三資清理工作,推進農村綜合改革,建立集體資產交易平臺,進一步規范集體資產管理及交易行為,保障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,確保資產交易過程公平、公開、公正, 維護社會穩定,同時加強資產的登記、管理、強化財務公開等,并且將資產納入平臺 進行日常管理和監管,對交易過程進行監控,并與黨風廉政信息公開平臺等第三方平臺對接,實現資產集體管理的規范化。 1)、健全資產資源和經濟合同臺賬,實時掌握其分布與使用 完善固定資產和土地資源臺賬,對集體經濟組織固定資產和土地資源進行全面清查,制訂固定資產和土地資源分類編碼指引,健全完善各項固定資產和土地資源明細臺賬,實現農村集體資產、資源規范化、精細化管理,同時為督促集體資產進入平臺交易夯實基礎。 建立集體經濟合同臺賬。登記集體經濟合同,將集體經濟合同統一進行數字化管理。記錄合同執行期、合同與集體資產關聯關系等重要信息,及時提示將合同即將到期的集體資產納入資產交易平臺進行交易。 2)、建立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平臺,規范交易行為,實現保值增值 對集體資產資源進行統一管理、統一交易、統一監督。進一步規范涉農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及交易行為,確保資產交易過程公平、公開、公正,維護社會穩定。同時有效的盤活集體資產,保障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。 3)、實現農村集體資金預算管理,嚴格各項支出審批 對農村集體資金進行統一管理,科學編制財務預算,規范收支程序,做到收入統征、票據統開、支出統撥,杜絕人為因素,減少管理漏洞。使“三資”管理更規范、更科學、更富有成效,提高“三資”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。 農村集體資金核算繼續推行“村賬鎮管”模式,構建會計核算科目規范、數據格式統一、數據存儲統一、數據更新實時、全縣聯網的農村集體經濟財務核算系統。通過鎮代理委托中心集中報賬、集中會計處理,規范農村資金財務核算管理。 4)、實現縣、鎮、村三級數據的實時互通,實現數據共享和動態監控 建設全縣農村集體經濟財務“分級管理、實時監控、預警糾錯、數據共享、信息服務” 的監管平臺。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,將海量三資業務數據進行整合、匯總、監測、分析,以及智能預警響應,為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整合優化現有資源,發揮歷史沉淀數據作用,監督、協調各級部門管理工作,為領導管理和決策提供有力保障,促進工作高效運行。平臺需具備農經管理信息綜合業務的整合功能 5)、實現農村政務、村務、黨務公開信息化,打造“陽光工程” 實現農村政務、村務、黨務與信息化的結合,利用信息技術對農村信息進行整理、加工、分析,并進行發布,滿足農民群眾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監督,打造“陽光工程”。 總體框架 方案以創新農村集體資金、資產、資源監管機制為中心,建立一個“三資”管理信息化平臺和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平臺。對集體資產資源進行統一管理、統一交易、統一監督。進一步規范涉農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及交易行為,確保資產交易過程公平、公開、公正,維護社會穩定。同時有效的盤活集體資產,保障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; 按照“統一財務制度,統一賬簿設置,統一審核登記,統一財務公開,統一建檔管 理” 的原則實現村賬托管;通過“臺賬式”管理對農村資產、資源進行清查登記, 通過“合同管理”實現對資源的動態監管;通過網絡信息互聯建立縣區、鄉鎮、行政村“三資”監管體系;通過信息發布平臺實現政務公開、村務公開、黨務公開。通過農村三資管理信息化實現“理財民主化、管理規范化、決策公開化、監督制度化”, 有效地消除村級“三資”監管的盲點,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。 圖表 03-1 系統總體架構圖 |